創業人能成功的原則

創業出於自己主客觀的強力迫切要求,是受自身內在動力的驅使。如果把創業看成是試試看或是一時的衝動,沒有破釜沉舟不留後路的意識,是不可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將創業進行到底的。我們能相聚在一起,不怕任何艱險,能乘風破浪,就是有必勝的信念和主客觀的強力要求。

2、 找一個與自己有共同理想,但他已取得成功的人的指引。個人創業是不能成就一番事業的,要保證少走彎路,面對困難和超出自己能力的事,需要有智囊組的指引。否則會處處碰壁,破財傷力,貽誤商機。我們由愛國愛業的經驗人士組成參謀組,對創業的年青人進行"思想、行為"的客觀分析和指引,大刀闊斧的前進著。
3、 不要相信運氣,而要遵循客觀規律。有許多人相信運氣,把一切不順看成是運氣不好,機會是有的,好運氣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我們在處理問題時只相信真理和事實。因為真理是事實的規律總結,事實是要我們進行大量的客觀實際的資料的證明,我們要象記者採訪一樣收集事實資料,象律師一樣用事實作為證據。比如,我們的參謀組只通過網路對創業行為人的行為作科學的客觀的分析,去掉面對面的交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的判斷。

4、 要養成必要的好習慣,一個人好的習慣能成就一個人的事業。我們把成功人士好的行為習慣和一般人的壞習慣分析比較,總結了創業人得以成功的10項良好行為習慣。並通過互助組的形式,幫助創業人逐步養成。

5、 把目標當成自己的承諾或誓言。創業人要特別守信,我們自己的目標要作為自己的誓言來對待,在日常承諾任務的過程中就應養成出色完成自己承諾任務的習慣,這一點非常重要。

文章來源 : www.3800hk.com 愛國者安全網



立刻加入人人可以賺百萬的大家庭
你需要人脈嗎? 你不善交際卻渴望有一群相挺的死忠好友嗎?
你知道培養人脈需要時間!偏偏你就沒有時間嗎?

i打聽idteam 一個"合作問答的社交平台"。幫人打聽,幫自己領百萬年薪!
在這裡打造屬於自己"黃金人脈";並且讓黃金人脈變成你的黃金錢脈
i打聽idteam聯手打造人人賺百萬的大家庭

環科大教創業 7家學生公司 經營有聲有色

有咖啡廳、美容造型和人力派遣等服務
創業非難事,環球科技大學引進業師,指導學生創業技能,並協助學生開設學生公司,學習如何當老闆,規模雖不大但學生經營的有聲有色。

學校引進業師指導

由飲料創意社幹部與社員負責的「Moon8 Cafe」,位在該校愛月樓八樓,今年一月開業,邀請古坑咖啡業者戴圳明當業師,指導學生咖啡飲料調製、接待及管理經營,配合經營學生上課時間,咖啡廳營業時間下午五時至八時,平均每月營業額只有二、三千元,學生卻經營得很開心。

成員中的葉淑茹、林佳樺表示,從經營學生公司學到待客、經營方法及技巧,兩人計畫畢業後合夥開咖啡廳。

美造系五名三年級學生成立環球時尚美學館,營業項目有新娘祕書、舞會造型等彩妝,美髮、美膚及美甲,接受校內師生及校外人士,透過網路預約,旺季時一個月有十多場,美造系助理教授劉禧賢指出,不同於在校內同學間相互練習,學生透過實習商店服務的就是顧客,技術好壞馬上被檢視,對提昇學生技巧幫助很大。

提早了解職場問題

企管系學生開設的「阿基米德.史都盾」公司,經營項目包括創新人力服務,如人力派遣、交通服務、工讀機會仲介;新創商機開發,如文創、校園及網路商機;國際精品銷售,現已在校園內成立學生車隊推動共乘,還有洗車服務。

環球科大副校長沈健華指出,透過學生公司讓學生把理論與實務做結合,提早了解未來職場所面臨的各項商業問題,現共成立七家學生公司都經營的有聲有色。



立刻加入人人可以賺百萬的大家庭
你需要人脈嗎? 你不善交際卻渴望有一群相挺的死忠好友嗎?
你知道培養人脈需要時間!偏偏你就沒有時間嗎?

i打聽idteam 一個"合作問答的社交平台"。幫人打聽,幫自己領百萬年薪!
在這裡打造屬於自己"黃金人脈";並且讓黃金人脈變成你的黃金錢脈
i打聽idteam聯手打造人人賺百萬的大家庭

阿美牛肉麵飄香 小額創業拚生計

撈起麵條、加上新鮮青菜及一塊塊牛肉、最後淋上熬燉好的牛肉湯汁,這就是招牌牛肉麵。

這位阿美族的媽媽在30坪的店內忙進忙出,這是阿美族的婦女跟兒子共同經營的牛肉麵店,會開店是因為孩子覺得媽媽煮的牛肉麵很好吃,在兒子的鼓勵一起創業。

阿美族的Ina很喜歡下廚,四個月前跟與兒子共同創業經營。

牛肉麵與牛雜湯是店內的招牌,除了講求店內的衛生,另外食材一定也要新鮮。

業者表示掌握店內的衛生與食材新鮮度,除了是要要為消費者吃的安全把關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打出自己的好口碑,這樣牛肉麵店才能持續經營下去。



立刻加入人人可以賺百萬的大家庭
你需要人脈嗎? 你不善交際卻渴望有一群相挺的死忠好友嗎?
你知道培養人脈需要時間!偏偏你就沒有時間嗎?

i打聽idteam 一個"合作問答的社交平台"。幫人打聽,幫自己領百萬年薪!
在這裡打造屬於自己"黃金人脈";並且讓黃金人脈變成你的黃金錢脈
i打聽idteam聯手打造人人賺百萬的大家庭

創業文化.台美大不同/美在車庫拚出傳奇 台灣黑手只能代工?

一九七六年,年僅二十一歲的賈伯斯與好友佛尼亞克(Steve Wozniak)在自家車庫創立了蘋果電腦,一千三百美元起家的蘋果電腦現在是市值超過三千億美元的科技業巨擘。

不只賈伯斯,美國不少科技界大廠都創立於自家車庫,如微軟的比爾蓋茲、惠普的大衛普克(David Packard)及威廉惠列(William Hewlett)、Google的布林(Sergey Brin)與佩吉(Larry Page)、YouTube的陳士駿(Steve Chen)、戴爾的Michael Dell及亞馬遜的貝佐斯(Jeff Bezos)等,都是車庫精神(Garage Spirit)的代表。

賈伯斯在車庫裡組裝出世界第一台個人電腦蘋果一號,踏出建立蘋果王國的第一步。同樣地,全球最大的PC品牌惠普,當年創業時的簡陋車庫,如今被列入矽谷的知名古蹟,惠普辦公室甚至掛著「車庫規則(Rules of the Garage)」,讓員工清楚知道公司的核心價值。

相較美國創業文化中特有的車庫精神,台灣早年也是靠著「黑手精神」,一群不怕苦的創業家如土法煉鋼般打下台灣機械、自行車,甚至電子產業的根基;還有「皮箱經濟」,提著皮箱全球趴趴走,將台灣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

美台不同的創業文化,衍生出不同的產業發展。美國車庫精神的產業文化具有創新與研發的特質,在不同階段打造出一些引領趨勢、主導性的大型企業,例如WINTEL時代的微軟與INTEL,消費電子的APPLE,社群網路時代的臉書。相對地,台灣黑手精神則成功發展出代工產業,以高度執行力與苦幹實幹的精神,替開創性企業圓夢。往好處想,兩者可以相輔相成;悲哀的是,台灣企業似乎注定只有替人打工,賺取微薄利潤的命。



立刻加入人人可以賺百萬的大家庭
你需要人脈嗎? 你不善交際卻渴望有一群相挺的死忠好友嗎?
你知道培養人脈需要時間!偏偏你就沒有時間嗎?

i打聽idteam 一個"合作問答的社交平台"。幫人打聽,幫自己領百萬年薪!
在這裡打造屬於自己"黃金人脈";並且讓黃金人脈變成你的黃金錢脈
i打聽idteam聯手打造人人賺百萬的大家庭

青年創業夯 理想與現實差距大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近8成上班族有創業意願,近2成已經創業,創業主因以「完成夢想」或「想增加收入」最多,有意創業者預計投入資金約92萬元,然而實際創業資金平均為147萬元,理想收入為月入4萬2,但實際上僅月領3萬4,受訪創業者中,2成2未想過要設停損點。(黃悅嬌報導)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指出,去年青輔會的青年創業貸款核貸人數達2514人,創下57年開辦以來新高,顯示青年創業已成時下潮流。1111人力銀行調查結果也顯示,近8成上班族有創業意願,包括5成7「有興趣還未行動」,1成3是
「有意願,在籌備中」,以及近2成「已創業」,萌生創業念頭的平均年齡為27.84歲,多數是為了完成夢想、實踐自我及想增加收入。
交叉分析後發現,八年級生因資金缺乏,多傾向無店鋪創業,七年級生則愛自創品牌,六年級以上則青睞加盟形態,創業類別又以複合式餐飲最多、其次是個性化商品。雖然自己開店當老闆是許多人夢想,但理想與現實還是有差距。『還沒創業的朋友期待4萬2薪資,但已創業的朋友平均每月只有3萬4收入。』
調查顯示,有意創業者預計投入資金約92萬元,但是實際創業資金平均來說要147萬元。



立刻加入人人可以賺百萬的大家庭
你需要人脈嗎? 你不善交際卻渴望有一群相挺的死忠好友嗎?
你知道培養人脈需要時間!偏偏你就沒有時間嗎?

i打聽idteam 一個"合作問答的社交平台"。幫人打聽,幫自己領百萬年薪!
在這裡打造屬於自己"黃金人脈";並且讓黃金人脈變成你的黃金錢脈
i打聽idteam聯手打造人人賺百萬的大家庭

拒當職場青貧一族 近8成有意自行創業

賈伯斯於1976年創立蘋果公司,以獨到的遠見及創新寫下矽谷傳奇,讓人津津樂道。台灣目前就業環境普遍存在工時長、薪資低的「窮忙」現象,使得許多人開始萌生「為老闆賣命,不如為自己拼命」的想法。從人力銀行調查發現,近8成上班族打算「自己做頭家」,逾半數在30歲前即產生創業念頭。
  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7成9的上班族有意自行創業,超過5成的受訪者認為,選擇自己當老闆是基於「完成夢想/自我實踐」(52.1%),也有人為了「增加收入」(48.47%)或滿足「個人嗜好、興趣」(40.77%)而加入創業行列。
  根據調查指出,近3成的人早在「21-25歲」(29.33%)階段,就有自行開業的打算,其次在「26-30歲」(23.34%),和「31-35歲」時期(18.57%)浮現創業夢想,顯示多數有意創業者,在30歲之前即確定創業為人生主要志向。
  1111人力銀行張旭嵐表示,現階段高失業率與「青貧」等現象,使得有意創業的年齡層有日漸下降的趨勢。加上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像是科技奇才賈伯斯、鴻海帝國創辦人郭台銘及橙果設計負責人蔣友柏,皆在30歲之前著手創業計劃,加速催化年輕人自行創業的意願。
  市面上創業的經營內容包羅萬象,其中以「複合式餐飲」(27.18%)或「個性化商品」(26.16%)最受創業者的青睞,而「網路/咖啡店」(21.74%)同樣獲得不少創業族群的歡迎。
  探究其創業方法,以「自創品牌開店」(25.59%)最受七年級生喜愛,年紀較輕的八年級生則是以「無店鋪型態」的微型創業居多,例如「跑單幫、擺地攤」(6.57%)等,而相對保守的四~六年級生大多選擇「加盟」連鎖企業(21.18%)。顯見年輕人創業多是為了「實踐自我理想或興趣」;中高齡族群則偏向「投資型」創業。
  而創業最需要的莫過於「資金來源」,不論已創業或有意創業者,有近5成的人其資金主要來自於「個人積蓄」(49.94%)或是向「銀行貸款」(32.62%),也有人透過邀請「親友出資」(9.17%),募集創業所需的經費。
  然而現實與理想之間難免有落差,根據「已創業者」表示,結算實際付出的成本平均約147萬,比起「打算創業者」預估投入的92萬元,所需資金多出近6成。至於獲利方面,「實際創業者」每個月收入大約3萬左右,與「有意創業者」理想月收入4萬2也有差距,也就是說,有意創業者對於「自己當頭家」一事過度理想化。
  張旭嵐提醒,創業者對於「當老闆」充滿熱忱之餘,往往忽視背後存在的風險。建議民眾在投入創業前,應以「創業APPLE元素」做為檢視標準,包含「Advantage」找出創業內容的競爭優勢,「Profession」創業者本身擁有的經營技術或專長,「Plan」擬定創業計劃,評估其可行性,「Loan」精算所需資金,衡量可負擔的貸款額度,以及「Environment」隨環境變化,保持應變能力。
  不過人各有志,並非人人對於「當老闆」這件事都躍躍欲試。也有近2成的受訪者表示,對於創業一事「興趣缺缺」,主要原因為「缺乏資金」(28.36%),或是本身「喜歡上班穩定的生活」(21.39%),部分則是由於「志不在此」(13.93%),而不考慮投入創業領域。

'via Blog this'



立刻加入人人可以賺百萬的大家庭
你需要人脈嗎? 你不善交際卻渴望有一群相挺的死忠好友嗎?
你知道培養人脈需要時間!偏偏你就沒有時間嗎?

i打聽idteam 一個"合作問答的社交平台"。幫人打聽,幫自己領百萬年薪!
在這裡打造屬於自己"黃金人脈";並且讓黃金人脈變成你的黃金錢脈
i打聽idteam聯手打造人人賺百萬的大家庭

「所以,你全職做這個?」,Yipit爆紅前的漫漫長路


Yipit,一個美國的團購導航網站,簡單來講,就有點像是國內Goodlife或者是五折日報在做的事情,將在美國各地的團購資訊,匯整到一個地方,方便使用者一網打盡。

Vinicius Vacanti 最近在自家部落格上頭,分享他們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一如所有許多爆紅的網站一樣,「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下是他們的創業過程以及心得經歷,我們都知道這可能是千萬中選一的機會,但是也正是有這些成功的先例,才激勵著無數的創業者盡折腰。

漫漫長路
「所以,你做些什麼東西?」啊~我恨這個問題。實情是,我們希望試著開始一個新的計劃,卻沒有任何進展。但,與其碎碎念,我仍然強迫我自己熱情推銷著我們掙扎中的主意,他們點著頭,但臉上懷疑的表情卻是無法被忽視的。

最讓我受打擊的,就是當我介紹完後聽到:「所以,你全職做這個?」,阿,這就好像在說:「你想跟我說這就是你花了所有時間從事的蠢主意?」

心力交瘁
我們在2007夏天離開了財務工作,而且我們真的工作得十分努力,在2010年2月,我們已經有近30個月沒有薪水,但我們有任何成果可以示人嗎?沒有。我們沒有賺過半毛錢,我們被所有我們談過的投資者拒絕,我們召不到人任何一個人加入團隊,沒有人與我們的創意產生任何火花。

我們試了好幾個主意在Yipit上,但過去的兩年內,每月不重覆造訪客數從未超過1萬,我們在低檔徘徊:



以個人來說,我的人生積蓄逐漸消失,我不斷被信用卡遲繳懲罰,不是因為我沒有現金支付,而是我根本不敢去思考它,看著我辛辛苦苦建立的銀行帳戶存款枯竭,我感到十分沮喪。我記得當我從我的401k退休帳戶裡提出存款時,並被要求確認時,我理解到我這樣做的嚴重後果性。

老實說,我可能早些就放棄了,唯一我沒有放棄的原因是,我不想背棄共同創辦人 Jim,他也同時離開了他的財務工作,他拒絕了許多很棒的工作機會,而與我一起奮鬥,所以我不能離開。

一夕改觀
到了2010年2月,從我們開始創業後的2年半,我們想出了另一個主意:一個為日漸茁壯團購產業製作的聚合網站,這個主意聽起來正是我們擅長的,過去的九個月來,我們都在為地方的特惠作聚合。

接著3天,所有事情就改觀了。



我們用三天倉促上線的新主意,獲得一些媒體曝光,使用者也非常喜歡,四個月後我們從超棒的投資人手上募得100萬美金,一年後,我們募得600萬美金,賺真的錢,吸引成千上萬的使用者,並且吸引到許多優秀的人家入我們的團隊,最棒的是,我們才剛要開始。

所以這三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相信如果我們在 2007、2008甚至是2009年想到這個主意,我們並不會有如此成果,因為我們大概會搞砸它。但經過兩年半的失敗以及學習後,我們知道要做什麼:

產品策略:我們實踐了精實創業(lean startup movement),我跑去了紐約精實創業聚會(New York lean startup meetups),閱讀頓悟的四個步驟(Four Steps to Epiphany) ,並知道我們只要打造出一個最簡單可行的產品。
撰寫出原型: 過去幾年,我自學網站開發,而 Jim 則是自學前端開發(Front-end development),我們不需要找外包,我們靠自己打造出來東西。
設計使用者介面:我們已經設計出一堆原型,我們知道如何設計進入頁面,以收集使用者的信箱,註冊流程中搜集使用者的喜好,並讓我們的新使用者幫忙傳播訊息。
取得初始的曝光:我們知道如何作出讓記者們願意報導的故事(建議各位有空深入閱讀),我們被TechCrunch以及 Wired報導,讓我們初期有了快速的成長。
讓投資者感興趣: 過去幾年中,我們與許多紐約的天使投資人建立起關係,我們能夠很快的爭取到對我們感興趣的投資者,因為他們本來就已經認識我們了。
建立口碑行銷效應:我們參與紐約的科技社群,我們在產業裡的朋友也很樂意為我們建立Tipit初始的口碑效應。
現在我回頭看,我明白我過去的兩年半並不是毫無成果,從表面看來,我們毫無成功的徵兆,但實際上我們習得非常重要的事:從事新計劃的藝術與科學,我們幾乎花了3年才知道這3天到底要做些什麼事情。

所以,給每位在外頭掙扎,並覺得他們毫無成果可言的人,我希望這篇文章繼續讓你走下去,你每天都會學到東西,而當靈光一現時,你已經準備好撲向它。

http://www.inside.com.tw/2011/10/03/yipit-before-boom




高材生創業 網路賣手工泡芙


有創意,行行都能出狀元.嘉義有兩位從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的年輕人,為了圓創業夢想,離開百萬年薪的電子業,轉而投入傳統產業,他們透過網路販賣手工泡芙,由於採取泡芙皮和餡料分離的供應方式,在網路上掀起熱潮,現在平均每天可以賣到2千個。

黃澄澄的麵團,依著相同的大小,擠在烤盤上,接著將已經結凍的波蘿皮,切成厚薄相同的片狀,然後一片片放在剛剛已經擠好的麵團上,經過烤箱,波蘿皮和泡芙麵團完整結合成看了就讓人垂涎三尺的模樣。

但這手工泡芙搶手的關鍵,也就是創意所在,是在接下來的步驟裡,泡芙餡則是裝填在一個個的塑膠容器裡,要吃還得DIY,黃永毅皮餡分離的創意,來自兩位不到30歲的年輕人,他們都是台大商學研究所的畢業生,為了自己當老闆,一起從電子業轉換跑道。

黃永毅2011年4月創業,一開始一天只能賣五十個,發展到現在雇用了六七位員工,最高紀錄還有一天可以出貨上萬個,小小的泡芙,因為有創意加持,讓他們找到傳統產業裡,同樣可以創造百萬年薪的契機


【拒當窮忙族】認識自己、大膽創業! 青年3年還百萬

「窮忙族」想脫貧,有時還需要一點冒險精神,高雄樹德大學一名四年級研究生,大學還沒畢業前,就和朋友合開PUB,不幸倒閉負債100多萬,儘管如此,他憑一股創業熱血,認識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開公司做網路行銷,甚至成為臉書的合作廠商,闖出知名度;才29歲的他,短短3年,已經還清百萬負債,還開始賺錢,【拒當窮忙族】系列報導,今天要從這個年輕學生的故事,分享他擺脫貧窮的訣竅。

以拍攝校園美女為主題,吸引媒體目光,還擠進雜誌票選臉書百大粉絲團,幕後推手就是他!

員工忙工作,當老闆的林毅祥,卻玩起最HOT的飛天魚,29歲的他,在高雄樹德大學唸了6年,然後唸研究所4年,到現在還沒畢業,已經是一家行銷公司老闆,旗下5名員工,目前還擔任專業企管講師,在大學巡迴演講,看似一帆風順,其實他在大四的時候,和朋友合開夜店,沒想到才半年就倒閉,負債上百萬。

林毅祥:「我就熱血啊,熱血我的定義是說,不顧一切的向前衝。」

第一次創業跌了好大一跤,卻澆不熄林毅祥的熱情,但想要創業翻身,光靠夢想和勇氣還不夠。林毅祥:「有很多人說興趣不能當飯吃,但是興趣,你一直做做久了,它就可以當飯吃,你會廢寢忘食,忘了假日、忘了工作時間。」

鎖定自己對行銷的興趣,林毅祥開公司幫人辦活動,每場賺2萬到5萬,後來轉型做網路行銷,省下不少成本,每個案子賺10萬到15萬,逐漸從興趣磨練出專業能力。

員工:「以後我們的頭獎,是MyCar的汽車。」

和員工人手一台iPad、iPhone,看到臉書正HOT,他又改做臉書行銷,1個月內,就幫客戶衝過2萬個讚,靈活的經營手法,吸引知名連鎖牛排館,外商啤酒公司請他擔任行銷顧問,林毅祥甚至取得臉書在台灣的廣告代理權,扣掉人事管銷成本,他在3年內還清了百萬負債。

勇於嘗試,不放棄任何機會,林毅祥憑著一股熱血,踏上脫貧之路。

Facebook隱身登入,不讓朋友知道你有上線

這個 Facebook 小功能我竟然最近才發現,不過應該也有一些人沒注意到,所以在這裡分享一下。

像大家都知道 MSN 內建隱身登入功能,也就是把狀態設成「顯示為離線」,這樣上線時不會被朋友發現,也不怕被打擾。

但是別忘了 Facebook 左側的朋友狀態列表裡,也會顯示目前有登入Facebook的朋友。萬一你MSN設隱藏了,結果在Facebook被朋友發現你在線上,那豈不是馬上被抓包了嗎?

▲左側會顯示目前在線朋友,亮綠燈你賴也賴不掉,不然就說被盜帳號好了。

因此如果想假裝自己不在電腦前面, 也要記得把 Facebook 的登入狀態隱藏起來呀:


1. 想要在Facebook中隱身其實很簡單,按出右下角的「聊天室」視窗,再按[選項]鈕,然後選擇【切換為離線狀態】就OK了。


2. 現在你就變成離線狀態了,當然Facebook中的一切功能都還正常,只是你現在不能用聊天室跟朋友打屁而已。而如果要回復成上線狀態,只要再按一次「聊天室」,就會自動回復成上線,所以要注意別不小心按到了。


3. 當你變成離線狀態時,在朋友們的Facebook上,你就不會出現於「在線朋友」名單裡了。


截圖軟體【LightShot】提供強悍的線上圖片編輯器、也能直接上傳網路空間





阿湯平時在撰寫教學文章時所使用的截圖軟體主要是「FastStone Capture」,而很臨時要分享給別人的話會使用「ScreenSnapr」,不過ScreenSnapr是時好時壞,常常截圖上傳圖片都會突然變成龜速,最近又轉而使用另一套適合即時分享上傳的截圖軟體【LighShot】,不需要做任何設定,截圖完後可透過功能完整的線上圖片編輯器進行編修或直接上傳圖片空間,當然也可以儲存在本機電腦,可以當做備用的即時截圖分享軟體。







LightShot小檔案:

官方網站:http://lightshot.skillbrains.com/
支援系統:Windows XP/Vista/7
軟體下載:請點我

LightShot使用介紹:

安裝完後啟用軟體會駐列在右下角的系統列,這軟體沒有任何需要設定的項目,執行後,如果需要截圖,直接按二下鍵盤上的「Print Screen」按鍵,如果是筆電按鍵可能是寫「Prt Sc」。
按二下後畫面就會變全灰,再選取要截取圖片的範圍。
01
選擇完後放開,下方會出現一些操作按鈕,由左至右一共有六個按鍵,分別為編輯、上傳、列印、複製、儲存、取消,按下編輯後會進入線上的編輯器,往下來看。
02
如果你需要編輯圖片,點擊編輯後會進入他所提供的線上編輯器,雖然是線上的,你可能會以為沒有中文,或是功能很簡單,不過你錯囉,這可是內建多國語系而且功能頗強的線上圖片編輯器,有圖層、濾鏡等多種實用功能,詳細就不多做介紹,用下去就知道。
03
透過線上編輯的圖片,可以選擇要儲存到自己電腦,或是左側所提供的幾個圖片空間,還包含了較常用的Facebook、Flickr、Picasa。
04
另外在截圖如果選擇上傳,點擊後大約等個幾秒,在右下角就會出現圖片位址可供使用,我們複製來開啟圖片看看。
05
這是圖片上傳後所提供的畫面,雖然不是單圖片,不過也很實用了,至於存放時間是多久,網站就沒有說明,不過我想這只是方便臨時性的圖片上傳,就別太要求囉。
如果要直接存到電腦,就是截圖時直接選儲存即可,這是相當簡易操作的一套截圖軟體,適用臨時分享,但如果你想要用來當做常用截圖軟體,我想應該也是沒問題,只不過截圖模式只能自訂區域,這點就有點可惜了。
06
截圖軟體【LightShot】提供強悍的線上圖片編輯器、也能直接上傳網路空間 | 就是教不落:

好學生都是「先學好再做好」,成功創業家則是「一邊做一邊學」


今日忙碌,再以以前作品《別學北極熊》其中一篇章摘錄一段給各位分享──
成功創業家都不約而同的告訴我,他們創業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假如他們當初真的想得很清楚,再三的確認無誤才宣布創業,可能就永遠不會創業了,不可能以「成功創業家」悠閒姿態坐在我面前。

成功創業家一點也不諱言,他們在創業初期,是從跌跌撞撞中闖出一番頭緒。「第一次創業,一群二十幾歲的人,能懂得甚麼東西?」年紀三十出頭就把公司賣掉的楊孟佑回憶當時年紀小:「都是靠自己的感覺,隨後再調整。」

你可以看到,成功創業家雖然是這世代最年輕就累積財富的一群,他們的學、經歷卻不一定是同年紀中最好的。為什麼?這是因為,那些總是從最好的學校出來、錄取最好的公司的高層人士,從小到大都在做「正確的事」,養成了做什麼事都要求「正確」的習慣,在創業方面反而就縛手縛腳。他們都是「先學好再做好」,成功創業家則是「一邊做一邊學」。科技創業,本來就是需要一些「傻勁」;那些習慣做正確的事的守本份的人,「傻勁」就缺了一些。

大部份的人都缺乏傻勁,也因此無法認同創業家的傻勁。他們看到別人創業,第一句話就是:「你,真的可以創業嗎?」聽了對方的點子,還沒聽完就說:「真的有這麼簡單嗎?」等到他也開始羨慕成功創業家,打算自己出來創業時,他會先做了非常詳盡的市場調查,各項細節都考慮了非常詳盡,還很害怕別人將他的點子偷走,這樣的人,速度太慢,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便無法支持到最後一刻,創業也無法成功。

成功創業家想都不想就跳下去,如此莽撞的行為為什麼反而容易創業成功?大概是因為科技創業成功的人,一定是靠創新,在產業裡應該是「第一位」。這就好像田徑賽。跑第二名的,可以跟著第一名跑,第三名則可以跟著第一和第二名跑,但,身為第一名的,若還東張西望、研究自己跑的跑道是否正確,就會愈跑愈慢,跑得搖搖晃晃,跑得不夠堅決,很快就會被第二名趕上去,要不也自己先精疲力竭了。

林百里當初創立廣達電腦,就是一口氣就砸了三千萬資金、聘了二十餘人的團隊,不到半年就做出了產品。也就是林百里迅速的動作,公司馬上取得先機,獲歐美大廠訂單,也因而進步迅速,讓廣達先一步的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工廠。

看著各方創業家成長長達二十年的成功創業家沙正治,也對於這件事有很深刻的感覺。他說,成功創業家當然也不是隨便創業,但他們作初期的創業分析時,都是「盲目的自信」。到最後,產品完成的期限一定是一延再延,比計畫中的還長幾倍。等到把東西好不容易都做出來了,人家就是不買;有時候,別人又突然買了,你也摸不透他為甚麼買了!

既然再厲害的創業家都很難計畫得周全,所以周全就不是這麼重要了。「創業,要有一種永不妥協的個性和宗教式的狂熱。」沙正治說:「太注重理性、完美的人,並不適合創業。」

科技本身本來就是充滿風險,已經成功五次的人,下次不見得會成功;已經失敗五次的人,下次也不見得會失敗。就是因為這樣,成功創業家這樣的「做下去」精神,讓他們至少比別人更有機會。創業家一定要有勇氣大聲說:沒關係,做下去,這次或許失敗了,但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而「做中學」,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若創業家沒有先起個頭,他也沒機會調整方向,也就沒機會將他個人和公司透過學習而提升到下一步的程度,成為成功創業家。

在印度被稱作教父級的創業元老雷奇(Kanwal Rekhi),雖然很聰明,從來學不會做人處事的圓融技巧,七零年代,在美國各大公司工作了林林總總十一年,卻從來沒擔任過比系統工程師更高的職位。老闆告訴他,因為他太聰明,是個不可多得的技術天才,所以不忍埋沒他的才能,不能讓他當經理。雷奇憤而和他的印度朋友一起創立Excelan公司,雖然技術很強,但在當時白人氣氛下,雷奇又不擅做人,資金找得非常辛苦,最後好不容易從一個白人創投拿到錢。

拿到錢後,沒人放心讓雷自己做,一開始執行長給別人做。後來他做不下去,雷奇才重新接掌,但隨後又因為公司要上市被換下來,之後又因為執行長管不住才被換回來。沒想到,雷奇做了以後,管理公司的能力大增,因為他「喜歡當老闆的感覺」做得好。後來,原本看起來和人無法相處的雷奇,做到Novell公司的技術長,並在故鄉印度做了一連串有遠見的東西,他被印度人稱為「爸爸」,登上了富比士(Forbes)的封面。成為一個最受尊敬的人。但,有誰去想過,為何他能從一個怪異孤僻的人,變成人人愛戴的人,這些都是從他創業的過程中「做中學」出來的。

注意,並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隨便做下去試試。成功創業家做下去之前,還是對財務要有一定的規畫。張敦凱在這方面就很有經驗了。當時他靠著從前工作所積得的一些現金和股票,算一算,沒收入仍可撐二到三年,在創業之前,在財務上已經有了最壞的準備。除了個人以外,在公司的財務也要注意,方向錯了沒關係,但公司財務的觀念一定要有。不知道這產品能不能用無所謂,但一定要知道這錢能「燒」多久。

把財務都算清楚以後,張敦凱就和其他的創業家一樣,捏起鼻孔噗通跳進水裡。當時他才三十三歲,並未真的懂得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東西,只大概看了一下市場,覺得市場大概蠻大的。然後就鑽了進去,中間方向有點錯,但都還可以改,一邊改,一邊就看得到市場中有大大小小的縫隙,就能找到自己的特殊點(niche)。張敦凱最後終於突破了一重又一重的難關,他的公司也在台灣上市了。回想當年當他還是青澀的創業家一路學來的過程,他不禁一笑:「假如當時想得太清楚,就不會出來創業啦!」

而成功創業家勇於做下去,也是在為自己增加成功的機會。多嘗試者,鐵定讓成功機率增加。一次又一次的試,從每次嘗試中去作微調,就會愈來愈容易成功。

把公司賣掉賺進億萬財富的陳勁初,回想當年創業的時候,一心只想設計一個全世界唯一做這東西的積體電路,就找了一個朋友,兩人很高興的做起來了。等到做完積體電路才發現沒有電路板可裝這個積體電路,只好自己再繼續做電路板。等到做完電路板,又發現市場上沒軟體可用這樣的電路板,於是就連軟體也自己做。等到所有東西都做完了,發現沒人幫他們賣產品,只好跑來自己賣。這些都不見得是當初剛創業的人所想得到的,但,若沒有做出積體電路,怎麼知道電路板需要呢?若沒做到下一步,要怎麼知道其它東西有需要呢?

這些成功創業家一致認為,尤其是東方人,更需要訓練「不怕失敗」的飪性。科技大老史欽泰認為,東方的教育系統在培養學齡兒童「不怕輸」精神方面,做得相當少,因此東方人創業家相對就比較少。史欽泰憂心國內「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競爭環境,雖然刺激很多人進步再進步,但同時也讓很多人由於怕失敗了被嘲笑、被以異樣眼光對待,於是對於冒險一途望之卻步,許多創意十足的構想也從來沒人敢拿出來發表。

成功創業家根本不知道要向誰「學」。所以他們只能「一邊做一邊學」。

也就是說,創業成功的技巧無它,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一邊做一邊學」!



不到30歲就掙下億萬身家的創業者們


最近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對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輕創業者進行了盤點,他們發現,不少創業者在不滿30歲身家就超過了1億美元,同樣有不少創業者在不滿30歲就已經擁有一家上市公司。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些不滿30歲就擁有億萬身家的創業者們吧:

Aaron Patzer:28歲時以1.7億美元賣掉Mint.com

Aaron Patzer was 28 when he sold Mint.com for $170 million
Aaron Patzer2002年畢業於名校杜克大學,2007年,其創辦的創業公司,金融工具與管理平台mint.com在TechCrunch 40大賽中贏得50000美元獎金。
2009年9月,Intuit以1.7億美元收購Mint.

Max Levchin:27歲送PayPal上市,35歲將Slide賣給Google

Max Levchin was 27 when PayPal IPO'd and 35 when he sold Slide to Google.
雷鋒網曾多次介紹創業奇才Max Levchin 。 讓其名聲大噪的第一家公司叫PayPal ,Paypal於2002年2月上市,Max Levchin是當時Paypal的CEO,手中2.3%股份價值3400萬美金。 其2004年創辦的另一個項目Slide於2010年被Google以1.82億美金收購。

Catherine Cook(21歲)/David Cook(22歲)以1億美金出售Myyearbook

Catherine and David Cook were 21 and 22 when the company they cofounded, MyYearbook, was acquired for $100 million in cash and stock.
2005年,15歲的高中生Catherine Cook和她的哥哥David Cook創辦了Myyearbook 。 這一網站迅速成長為全美第三大社交網站,並在今年8月以1億美金(8200萬美元股票+1800萬美元現金)賣給了社交網站QuePasa。

Jared Polis,24歲以7.8億美金出售Bluemountain

Jared Polis was 24 when he and his parents sold Bluemountain greeting cards for $780 million
Polis在1996年與父母創辦了一家叫做Bluemountainarts的電子賀卡公司。 在3年後豬也會飛的互聯網風暴中,Bluemountain以7.8億美元高價賣給了Excite@Home。

Stephan Paterno:24歲讓其創業公司TheGlobe上市

Stephan Paternot set stock market history when he took TheGlobe public at age 24
Paternot在就讀康奈爾大學時創辦了在線聊天和即時通訊網站TheGlobe.com 。 1998年該公司公開上市,總市值超過10億美金。 但在接下來1年中股市崩潰,今天的TheGlode已經消失,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頁面。

Jeff Arnold:20多歲時創辦WebMD,股價曾高達每股100美元

Jeff Arnold founded WebMD in his twenties. Stock soared to $100 per share...before plummeting.
Jeff Arnold的第一桶金來自於他開發的一套心臟監測系統,這系統賣了2500萬美元,然後他拿著這筆錢創立了WebMD,一年後,WebMD的價值高達200億美金,這家公司最終被Healtheon以70億美金收購,Arnold也隨之在2000年10月離開公司,當時年僅30歲。

Marc Ewing:30歲時因創辦Red Hat成了帳面上的“十億富翁”

Marc Ewing became a paper billionaire by age 30 when he founded Red Hat.
Marc Ewing與Bob Young創立了一家大名鼎鼎的公司:R​​ed Hat Software。 Ewing擔任Red Hat的CEO,公司在1999年8月上市。 在互聯網泡沫最鼎盛的時候,他的身家曾高達9億美金。 這一年他激流勇退宣布退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攀岩上。

Marium Naficy/Varsha Rao創辦eve.com,億1億美金出售給IdeaLab

Marium Naficy and Varsha Rao founded Eve.com in their 20s, which sold to IdeaLab for $100 million in cash.
Naficy和Rao在紐約從事金融工作時認識,她們決定創辦一家叫做eve.com的公司,向女性在線出售化妝品。 在2010年,Idealab、 LVMH、Louis Vuitton Moet Hennessy三家公司競購eve.com,最後Idealab以1億美元現金將eve.com收入囊中(隨後又轉手賣給了LVMH)。 此時Naficy和Rao才30歲。

候補:Jared Hecht (24歲)/Steve Martocci (29歲) 創業1年後以接近1億美元出售GroupMe

BONUS: Jared Hecht (24) and Steve Martocci (29) sold GroupMe for a near $100 million exit one year after its launch.
Steve Martocci和Jared Hecht在去年夏天聯合創辦了一家叫做Groupme的群發短信公司,這家公司上個月被Skype收購 ,據傳收購價為8500萬美金。

候補:Dave Morin本有機會將Path以1億美元賣給Google

BONUS: Dave Morin could have sold his company for $100 million to Google, but turned it down.
前Facebook員工Dave Morin成立了一家叫做Path的社交網絡。 在推出3個月後, Google開價1億美金收購 ,但被Path拒絕。
Via BI

( 岑峰雷鋒網專稿,轉載請註明!)



mikehu

Hi,我是mikehu,我加入i打聽 | 用知識淘金的大家庭
邀請你與我[交換連結]。

請按下面連結,刊登你BLOG或賣場的網址。 然後大家可以:
1.友情互鏈(提高SEO)
2.網站互訪(增加流量)
請你點擊以下鏈接,申請連結交換
http://mikehu-boss.blogspot.com/p/blog-page_03.html

最近更新的網誌